从2008到2022——外院人跨越时空的奥运记忆

从2008年到2022年,北京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又举办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双奥之城” 。一届届北大外院学子见证了北京这座“双奥之城”的点滴变化,也在志愿服务的优良传统中领悟到奥运的独特意义。为了带领大家更深入走进奥运的故事,我们特意举办了“2022对话2008”活动,“冰新一代”向“鸟巢一代”致敬。让我们来一起听听他们的故事吧!

 

张忞煜老师

2008北京奥运会优秀志愿者

现为澳门老百汇4001登录手机版本国别和区域研究所助理教授

 

张妙妙老师

2008北京奥运会优秀志愿者

首都高校奥运工作优秀学生干部

现为信息管理系党委副书记

 

孙雨筠同学

2022北京冬奥会志愿者

现就读于澳门老百汇4001登录手机版本德语系

 

惠晨原同学

2022北京冬奥会志愿者

现就读于澳门老百汇4001登录手机版本俄语系

 

 

【岗位与业务】

 

孙雨筠同学:2022年冬奥会中,外院志愿者覆盖7个场馆10个业务领域,我和惠晨原负责的都是媒体领域工作。我是记者看台席的助理。我的工作主要分为四部分:一、为来访记者提供CATV服务,控制CATV 转播显示器和内部操作;二、确保无关人员(转播商、摄影记者、队内人员等)不得进入看台区;三、赛中赛前为记者提供信息服务,赛前提供参赛阵容的信息,赛中提供每赛段的小结;四、引导服务,引导来到国家体育馆的各类人员。

 

惠晨原同学:我是新闻混合区助理。混合区是运动员下场回到更衣室前经过的通道。通道中有防疫围栏,运动员和记者分站两边。混合区分为两段:电视转播商和文字记者采访,我服务的是后者。记者进到混合区之前需要验证身份,之后我们会询问想要采访的对象、与主管及运动员一侧的工作人员交接(他们负责邀请采访对象)。混合区最重要的工作是采访时站在两米的防疫围栏中间帮记者递录音笔。混合区整体上运行节奏比较快。每个比赛快要结束时,记者们就会飞似的从看台跑下来准备采访,这时候我们的工作开始;一直到最后一位记者离开,这场比赛的工作才算正式结束。

 

注:CATV是电视屏幕,里面放OBS做的转播信号,相当于场馆内的电视台在对比赛的实时转播。

 

惠晨原在工作中

 

张忞煜老师:我当时没有接触太多记者,我面对的是代表团成员们。2008年我担任的是NOC(国家及地区奥林匹克委员会)助理。我是印地语专业,所以我负责协助印度代表团处理团务。协调入驻、会务安排、后勤保障等都包括其中。每个代表团在奥运村都有核心办公场所,我基本上都在那里工作,但偶尔也会陪同印度代表团外出处理公务。奥组委给代表团配了车,外出时我们会帮他们约好专门的车和司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和奥组委与代表团双方沟通。

 

张妙妙老师:2008年我主要负责的是运动员场务。志愿者报名之初,有多个岗位可以选择。鉴于当时小语种志愿者相对紧缺,于是参加了特殊语种志愿者,分配去了位于中国农业大学的奥运会摔跤场馆。工作内容主要是安排俄语语种国家的运动员从路检到进入比赛场馆、休息室,直到离开场馆。

 

 

【外语和交流】

 

张忞煜老师:我参加志愿服务时,刚结束了在印度一年的交流学习。当时出国条件有限,奥运服务成为接触不同国家的人的宝贵机会,也是我第一次在学业之外与印度人共事。

 

这让我对印度人有了更生动、更具体的认知,他们的性格和我们身边的人很相近,让我感到特别亲切。我们平时多是通过书本和别人的讲述学习对象国语言和文化,真正去接触他们,尤其是和他们共事之后,我发现语言和文化确实是非常有生命力的东西。比如,我们完全可以用英语和印度代表团交流,但是在很多场景印地语的应用更加鲜活,他们的习惯是偏正式的表述用英语、偏生活的表述用印地语,这个细节让我难忘。由于从小在多语环境中长大,印度人在生活中会频繁混合和转换语码,这种场景在标准语学习过程中很难再现。并且,语码混合和转换与具体情境的关系无法用简单的规则概括,只有在与他们的交流和共事中能体会并直接渗入我们深层次的语言文化感知中。与此同时,在习得这套“规则”的过程中,我们也会穿过语言符号的结构,进入更深层次的文化意义领域。

 

张忞煜老师参加奥运会闭幕式时和印度代表团旗手的合影

 

惠晨原同学:我非常赞同老师说的!我在冬奥接触到的记者都有着鲜明的性格,我和他们在短暂交流中产生了深厚的情谊。虽然我的俄语水平远称不上熟练,但我会坚持和记者们用俄语聊天。最开始他们好奇我的俄语在哪里学的,后来我们会聊冰球和他们在俄罗斯的工作。有两位记者回去之后,在Instagram发帖还特别提到我,他们说,这次冬奥会志愿者英语说得很好,但是完全没有想到竟然还有人会说俄语,让我非常感动。

 

还有ROC的新闻官贝达列夫,慷慨解囊和我们换可爱的“帽子猫”和“不倒熊”pin,我们互相开玩笑说对方是“混合区真正的boss”,有一天我们英俄夹杂着聊起了他最喜欢的诗人马雅科夫斯基。

 

张妙妙老师:语言不仅是交流工具,更是文化思维碰撞的基础,是国家实力的缩影。当我们“信达雅”地去和外国友人交流时,是一个大国青年形象的展示。

 

孙雨筠同学:对,而且这种展示是双向的。我们学习外语的同时外国友人也在靠近中国文化。我遇到过一个学中文的老爷爷。他是美国队的队内人员,他在看台看比赛时发现我戴着北大pin觉得特别熟悉,特意来问我是什么学校的。得知我是北大的学生后,他告诉我他的中文老师就来自北大!为了换北大的pin,他直接把一整套四个美国队的pin都给了我,还问了我很多关于中文的问题。

 

互换pin

注:Pin是各个国家奥委会发放给国家代表队、参会媒体、技术服务商和国际运动协会的徽章。参加奥运会的人和组织基本上都会有自己的徽章,上面会有不同国家的标识图案。志愿者会有志愿者独属的pin,大学生志愿者可能还会有自己学校的pin。互换pin是奥运场上一项重要的活动。

 

 

【冬奥会的难忘瞬间】

 

张忞煜老师:虽然我没有直接参与2022年北京冬奥,但我很关注滑雪比赛。我记得有一位中国滑雪女运动员(张可欣)最后摔倒了,当时她在地上躺了很久,大家都在给她鼓劲。每届奥运上都有这样的运动员:有的在退役的边缘,有的拖着很重的伤病,竞技状态都不在巅峰,但是他们都还在不断拼搏竞技。这种精神代表着人类一直在努力向前。这种无畏的精神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创造更好的成绩,也深深鼓舞每位观众。我们看比赛时固然会关注成绩,但过程的美感同样会震撼我们,这就是竞技体育的魅力与力量。

 

张妙妙老师:韩聪和隋文静夺冠的瞬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两个人喜极而泣,场内观众雀跃欢呼,场边教练身披国旗。隋文静曾因重伤一度退出双人滑项目,经历巨大伤痛后重新回归赛场并为祖国赢得金牌,这背后的付出是难以想象的。看他们接受采访我也很激动:从08年到22年,我从学生变成了老师;两次奥运,一次是自己作为志愿者去参与,一次是送自己的学生去当志愿者。和韩聪、隋文静很像,我有重新归来的感觉。虽然这次我没能去场馆做志愿服务,但我培养的学生在为冬奥做力所能及的事。“冰新一代”展现出北大青年、中国青年的风采,仿佛我也参与其中、让我心潮澎湃。

 

惠晨原同学:我看了十多场男子冰球比赛,我和老师们一样注意到了运动员的精彩表现,同时,现场的观众也让我很感动。小组赛中国对阵德国的时候,中国队打进了历史上第一个进球,当时放起“燃烧吧,骄傲的少年”,全场瞬间沸腾。

 

现场观看比赛

 

孙雨筠同学:是的!我觉得观众表现都特别好,为自己队伍喝彩也为对手队伍加油:前两天的残奥会上,有一位斯洛伐克的选手在比赛时受伤,他被撞的瞬间,全场都发出“啊”的吸气声。那位运动员被主教练扶下场的时候,全体观众都起立为他鼓掌。

 

 

【志愿服务的点滴】

 

张妙妙老师:志愿服务的全过程都是收获颇丰的,但有一个小插曲。男子自由式摔跤项目的某场比赛里,一位来自俄语语种国家的选手夺冠希望很大。我们接到通知,该国总统要来观赛并出席颁奖典礼。为了迎接这个总统的到来,我们从外交礼仪、安保服务、全套接待流程都做了详细的规划并反复演练。但由于运动员比赛结果出人意料,种子选手没能进入决赛,导致总统未能前来。志愿者们都略感失落……

 

除去这个小插曲,作为志愿者,我们的工作是程序性重复性的,日常任务并没有太多的变化。如何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保持热情、在细节中展现水平,这既是压力也是挑战,更是独特的志愿体验。

 

惠晨原同学:虽然我在混合区的工作没有老师这样的压力,但冬奥后的隔离生活也是不小的挑战。冬奥闭幕后的第二天我就进入了一周的隔离期。刚开始隔离北大就开学了,我每天都在隔离酒店上网课。尽管不能回到教室,但因为我的专业课都有直播,所以很有课堂参与感。隔离期间不能出房间,所以我们会想各种办法在房间里运动。我跟我室友会把运动视频投到房间的电视上,跟着它一起跑步也是“苦中作乐”。

 

在隔离酒店上网课

 

 

【08年和22年的不同】

 

孙雨筠同学:今年去参加冬奥志愿服务时,我意外发现外籍友人对中国的了解加深了很多!我问了很多很多记者,我发现在他们眼中,中国已经不仅仅只有北京和上海这两座城市了,中国,已经是一个完整的版图。

 

张忞煜老师:这是因为这些年中外交流逐渐增多了。在08年之前,中国举办世界性大规模活动的机会不多,奥运代表团刚到中国时都非常惊讶。我接待的印度代表团中有些与中国交流较少的项目,比如多拳击和田径运动员是第一次来到中国,他们觉得这里的一切都很新鲜。我们渴望被了解的同时,世界也渴望了解中国。

 

孙雨筠同学:我觉得世界了解中国的过程也是世界见证中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一个参加过南京青奥会的记者告诉我,2014年的中国和2008年的中国差别已经很大,他明显感到,交通方便了很多,城市道路干净了很多;而当他2022年再次回到中国,又是不一样的感受。

 

张忞煜老师:现在的确有很多运动员、记者、外宾都来过中国很多次,即便没有来过,他们也通过媒体和其他渠道对这里有所耳闻。所以今年冬奥给我的感受是:世界对中国少了一份猎奇,多了一份坦然。

 

孙雨筠同学:中国人也对世界的态度里也增添了一份平和与共享。08年的时候,中国观众可能很在意中国队有没有赢。但是我们现在的心态已经跟输赢没有关系,我们已经不需要去用输赢来证明自己。在2022北京冬奥会上,观众给予双方队伍鼓励的呐喊同样响亮。

 

 

【“一起向未来”】

 

张忞煜老师: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今年冬奥会则是“一起向未来”。单从字面上来看,前者偏静态,强调的是共同的理想;后者更动态,强调了一种共同的行动。我觉得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这个口号所承担的“向前看”的意识极其重要。因为向回看,每个人、每个民族的过去都不一样,很难达成共识;但如果向前看,所有人的未来都是同一个未来,这能够凝聚人类的共识,构建起人类命运共同体,一起坚定迈向更好的明天。

 

惠晨原同学:我觉得我在冬奥上已经体会到这种“凝聚感”了。我遇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伦敦郊区的工程师、德克萨斯的摄像小哥、还有很多非英语国家的人,不同国籍的人都能坐在一起,大家非常开心地聊天、非常融洽地相处,真的有“地球村”的感觉。借着奥运会的机会,体育在消融国家之间的隔阂。这可能就是“一起向未来”的缩影。

 

除了共同体的概念,“一起向未来”可能还有其他的内涵。我觉得冬奥真的让冰雪运动走进了大家的生活。以我个人为例,我对冰球规则越来越了解,我之后可能会持续关注NHL(北美国家冰球联盟)和其他冰雪赛事;北大为冬奥志愿者组织了滑雪活动,我在未名湖冰场第一次穿上冰刀鞋。“三亿人上冰雪”,我们都是参与者,冬奥传播了运动精神和体育文化。可以肯定的是,在观看冬奥会的孩子们里会诞生下一代冰雪运动员,这是对未来的希望,也是对过去的传承。

 

孙雨筠和德国记者以及OBS工作人员在看台合影

 

张妙妙老师:“一起向未来”不仅是一句口号,我们成功举办了这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会,用行动诠释了我们的理念。开幕式上主火炬点燃的方式就是向世界传递信号: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们在自身进步的过程中,也时刻关注着全球人民的幸福和全体人类的共同发展。

 

【结尾】

 

在2022和2008的对话中,科技与设施在进步、心态与理念在改善、交流与理解在加深,但一脉相承的是中国人的热情与开放,始终不变的是外院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2022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已经落下帷幕,“一起向未来”的图景已经擘画。奥运会上我们所经历的点点滴滴、欢笑泪水、深厚情谊都将伴随着我们、凝聚着我们、激励着我们,继续大踏步地走向我们共同的未来。